你想要孩子优秀,还是希望他们幸福?

北大心理咨询中心的徐凯文,发现了一种奇怪的“病”,有的孩子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事却总想要自杀,而且怎么劝都拉不回来。

那么辛苦才考上梦寐以求的大学,美好的未来就等着他们,为什么反而不想活了呢?

徐凯文和这些孩子沟通,终于找到了原因。原来他们的压力不是来自于外在,而是来自于内心。

从小到大,他们的目标都是父母或者社会给定的,最主要的就是考上好大学,一旦目标达成、也没人再监管了,他们才发现,原来自己一直不知道到底要的是什么!

现在再想去找已经不可能了,因为他们的感觉已经麻木、心也“空”了,找不到活下去的意义。

恐怕没有一个爱孩子的父母只想要孩子优秀,却不想他们幸福的;父母希望孩子优秀,可是在追求优秀的过程中,却亲手扼杀了他们的自我和获得幸福的能力,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遗憾。

01 情绪越激烈,越是好时机

也许对父母来说,要孩子在自己的指导下、采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追求卓越,还更容易一些;而帮助孩子寻找和建立自我却困难得多,根本就无从下手。

其实这没有想象得那么难,当孩子的声音可以被听见、想法可以被看见,他们感到被尊重的时候,就可以发展出健全的自我。

如果你不是一个敏感的家长,可能会搞不懂孩子究竟在想什么。不过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到你,就是观察他们的情绪,特别是强烈的情绪。

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哭闹、发脾气就急于去制服孩子,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。其实越是情绪激烈的时候,越是理解孩子的好机会。

孩子毫不掩饰地表露情绪,说明他希望引起大人的注意,需要大人的帮忙。

这个时候大人不是摆出父母的威严去制服他们,甚至也像孩子一样发脾气,和他们对骂对打,而是妥妥地接收到孩子的求救信号,就能增进亲密感。

小学一年级的男孩石镇,经常做出令人担忧的过激行为,包括揪自己的头发、用刀在手臂上自残,故意打碎玻璃等等。

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,要求他住院治疗。他的妈妈吓坏了,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带他来做心理咨询。

咨询师问他感觉怎么样。

石镇抬起头,瞥了咨询师一眼,冒出一句“糟透了”,就又垂下了头。

咨询师耐心地说,“我能感觉到你的心情很糟糕,能具体和我说说吗?”

石镇有点哽咽,他说,“我很生气,我不想去医院。”

咨询师平静地重复了他的话,“我明白了,你不喜欢去医院,所以很生气。”孩子听到这句话以后,情绪明显缓和了很多。

于是,咨询师又问他,“那你觉得做什么能让自己高兴呢?”

“去看海!”

于是,咨询师在征得妈妈同意以后,真的带孩子去了海边。

石镇认真地观察老人们在海边钓鱼,还问他们:“这些鱼都是什么时候钓上来的?”

他显得很活泼开朗,而且可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,完全没有之前情绪激动的样子了。

石镇在海边玩得很开心,回到家中已经晚上十点,咨询师请他把高兴的事情都写进日记里,考虑到他还小写日记可能会有困难,咨询师就建议他用画画的方式。

石镇把每片鱼鳞都画得非常精致生动,咨询师忍不住夸奖了他。石镇在学校一直习惯于受到责罚,一听到赞扬就很高兴,很快拉近了和咨询师的距离。

咨询师这个时候才去问他,为什么喜欢去看海?

原来石镇小时候父母不和,吵得最凶的时候,他们曾经操过刀子。这些恐怖的情境,孩子都看在了眼里,成了挥之不去的伤痛。

妈妈后来带他离开了故乡,来到另一个城市。

他之所以想去看海,是因为小时候爸爸常带他去海边钓鱼,他想去海边怀念和父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。

孩子很想父亲,但又见不到,因为不知道如何表达对父亲的思念,他平时才会用惹是生非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,甚至用自残的方式宣泄内心的痛苦。

极端的情绪背后,一定有某种说不出来的原因。找到这个原因,需要先建立良好的关系,孩子只会向接受他们的人打开心扉。

如果真想要理解孩子,就要先接受他的情绪,和孩子建立起可以沟通的氛围。

02 捕捉微小的情绪变化

情绪激烈是情绪管理的好时机,但是一味等到孩子的情绪累积到爆发以后再处理,显然不如在平时多多关注、避免激化矛盾更好。

两个小朋友在玩玩具,恩赫平时对秀彬都很谦让,但这一天秀彬要恩赫怀里的玩具,却被拒绝了。

恩赫的妈妈想出来打破僵局,让恩赫把玩具让出来,但是她坚决不肯撒手,反而大叫了起来:“我就不!”

这是恩赫最喜欢的玩具,其它玩具都可以让,唯独这个玩具不能让。恩赫本以为妈妈可以站在自己这一边,却没想到连妈妈也不能理解自己,所以她更生气、更委屈了。

因为妈妈没有察觉到她的情绪,反而让她们之间的矛盾升级,恩赫坚决不肯再和秀彬玩了。看起来,两个小孩子都因此受到了伤害。

如果家长平时多留心观察孩子的表情、语气和肢体语言,及时捕捉到矛盾的火花和情绪的细微变化,关注孩子的心情如何,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了。

03 感受并倾听孩子的情绪

有了对孩子情绪的观察和理解,就可以进入情绪管理的最重要阶段:感受孩子的情绪。

大人不能抱着“你不说,我也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”的优越感接近孩子,一定要充分给孩子留出自我审视情绪的空间和时间。

对于孩子的各种情绪,家长不要持有任何偏见。比如孩子说弟弟或妹妹,“我恨死ta了,最好马上死掉!”

这样的话,父母也别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恶毒,真想要弟弟妹妹去死;他们不过是在表达嫉妒父母更在乎弟弟妹妹的心情。

如果不能正视孩子的情绪,孩子必然会因为父母不能理解自己的心情而加深对父母的抱怨,心情会更糟糕。

更好的做法是,理解孩子的情绪,站在孩子的一边,对ta说,看来你是真的生气了呢,希望弟弟(妹妹)彻底消失。

只是这样简单地复述孩子的话,就能表达出接受的态度,让孩子不会再害怕和父母表达自己的情绪。

情绪的表达也不一定总是很鲜明,孩子在有些时候也会表达出莫名其妙的情绪。

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确实还没学会如何正常地表达;另一方面,他们有时候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是因为什么而烦恼。

如果父母不明白,也不要用“为什么”来问,因为“为什么”这样的问题,是需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才能答出的问题,孩子可能会被问住了。

更好的问法是用“怎么了”和“是什么”来对话。

比如孩子回家突然发脾气,摔门进入屋内,如果你问他为什么要踢门,他恐怕会说,“哎呀,烦死了。”

你再问,“为什么烦,怎么不告诉妈妈?”他会说,“不要问了,烦死了!”

这时妈妈也气坏了,说“你怎么可以这样说话?上个学你还了不起啦?!”结果一场战争就不可避免了。

如果换一种方式,结果可能就会好很多。

妈妈说,“你看起来很烦,学校里出什么事了吗?”

孩子说,“今天的作业多得离谱。”

妈妈先认可孩子的话,“嗯,你们老师留的作业太多了吧?”

孩子就说,“那么多作业可真不想做。”

然后妈妈说,“作业太多没心情做是吗?让我来看一看。噢,确实比平时多,怎么留了这么多作业?”

孩子说,“要中考了。”

然后妈妈说,“是因为中考啊!写作业很累吧?来和妈妈说说。”

于是孩子可能就会撒娇式地抱怨,“字写多了手很疼啊,而且都是写过的,太枯燥了。”

如果妈妈问“为什么不愿意写作业”,难免会带着一种质问的口气,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防备;而问“写作业怎么累了,和我说说”就显得平和得多,甚至还带着一点亲热。

通过这样心平气和的对话方式,孩子能放松地说出自己的烦恼,而不是一下子关闭心门。

父母需要耐心、用心地去感觉,用合适的方式和孩子交谈,不偏不倚地接住他们的情绪,而不是被孩子激发了自己的情绪。

写在最后

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,但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知道如何去爱孩子。

如果父母被孩子表达出来的情绪所迷惑、止步于表面,甚至总是打压或者纠正他们的行为,孩子就会慢慢失去表达情绪的愿望,也很难接纳真实的自己。

据研究,一个情绪接受过管理训练的4岁孩子,在8岁时阅读和数学成绩会高出同龄孩子很多,甚至智商也会提高。

因为他们情绪稳定、身心舒适,对于自身所处的环境和自己都容易有正确的认识,就不容易受周围的干扰做出过激的反应,能够专心投入到自己的事情中去。

能专注做事,就容易取得更好的成绩。

我们总是误以为情绪是非理性的表达,而实际上,情绪脑如果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,思维脑也无法发挥正常作用。

情绪和理性需要达到一种平衡,所谓“听从内心的安排”,就是把选择交给我们自然的情绪。能理解和接受自己情绪的人,不至于丧失自我。

遵从自己的选择和目标行动,优秀和幸福就不会背道而驰。父母如果真的爱孩子,就要学会透过情绪去理解他们,表达出这样的感觉:孩子,你的情绪我在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