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iza(https://www.gizatech.xyz/) 是一家专注于将**人工智能(AI)和零知识证明(ZK Proof)**技术结合,为区块链生态提供可验证 AI 服务的公司。其核心产品之一就是 ARMA,一个强大的链上 AI 推理框架。
ARMA 名字来源于**自动回归移动平均模型(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)**的缩写,这是一种在时间序列分析中常用的模型。Giza 用此命名,或许是寓意其产品能够像这些模型一样,在复杂多变的数据流中,为链上世界提供稳定可靠的智能服务。ARMA 旨在解决将 AI 模型直接集成到区块链上的核心挑战:验证性和可扩展性。
ARMA 的核心原理与技术架构
ARMA 的核心思想是利用零知识证明(ZK)技术,在链下执行 AI 模型的推理(Inference),并将验证结果高效地提交到链上。
传统 AI 解决方案的痛点
在没有 ARMA 这样的框架之前,开发者很难在区块链上使用 AI。主要原因有:
高昂的计算成本:运行一个复杂的 AI 模型需要巨大的计算资源,直接在链上执行会产生天文数字的 Gas 费,这是不可行的。
信任问题:如果 AI 推理在链下进行,如何确保结果没有被篡改?如何证明 AI 模型确实是按照预定规则运行的?这在去中心化的环境中是一个巨大的信任缺口。
ARMA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?
ARMA 框架通过以下关键技术解决了上述难题:
Giza zkML (Zero-Knowledge Machine Learning):这是 ARMA 的底层技术。它允许开发者将 PyTorch 等主流机器学习框架训练出的 AI 模型,转换成一个可生成零知识证明的程序。
链下推理与证明生成:开发者在链下运行 AI 模型,并对推理结果生成一个简短而高效的 ZK 证明。这个证明包含了**“我使用特定的输入,在特定的 AI 模型上运行,并得到了这个特定的输出”**的加密证明。
链上验证:最终,这个 ZK 证明被提交到区块链上。链上的智能合约只需要验证这个 ZK 证明,而无需重新执行整个 AI 推理过程。由于 ZK 证明的体积非常小,验证成本极低,这使得链上 AI 成为可能。
ARMA 的产品功能与应用场景
ARMA 提供了一系列工具和接口,旨在简化开发者将 AI 集成到区块链上的流程。
核心功能:
模型编译:支持将 PyTorch、ONNX 等格式的 AI 模型编译为 zkML 兼容的格式。
证明生成:提供 API 和 SDK,方便开发者在链下生成 ZK 证明。
链上验证合约:自动生成用于链上验证 ZK 证明的 Solidity 或 Cairo 智能合约。
应用场景:
ARMA 的通用性和可验证性,使其能够应用于 Web3 的多个领域:
去中心化金融(DeFi):
信用评分:使用 AI 模型评估链上用户的信用风险,为去中心化借贷提供更智能的风险控制。
交易策略:AI 模型可以在链下分析市场数据,生成最佳交易策略,并将结果以可验证的方式提交给智能合约执行。
链上游戏(On-chain Gaming):
AI NPC:游戏中的非玩家角色(NPC)行为可以由 AI 驱动,并使用 ARMA 证明其行为的公平性和确定性,防止作弊。
游戏逻辑:将复杂的游戏物理引擎或规则计算放在链下,用 ARMA 进行验证,解决链上游戏的性能瓶颈。
去中心化自治组织(DAO):
AI 治理:DAO 可以使用 AI 模型来分析社区成员的情绪、提案的潜在影响,甚至自动化一些治理决策,并用 ARMA 确保决策过程的透明和可信。
去中心化科学(DeSci):
研究验证:科学家可以利用 AI 模型进行复杂的模拟和数据分析,并使用 ARMA 证明结果的真实性,为科学研究提供可信的链上验证。
突破 DeFi 复杂性瓶颈
在交互层直接嵌入智能代理,让复杂的金融策略在后台自动执行,用户只需表达最简单的目标。核心在于构建自主代理(autonomous agents),它们是用户与协议之间的智能桥梁,能全天候读取市场数据、分析收益与风险,并执行最优策略。
用户只需存入 USDC,即可自动获得优化收益。而在后台,ARMA 持续监控数十个借贷协议,实时分析利率与风险,计算最优执行路径,并自动进行资金调度。结果显示,相比静态策略,用户的收益提升了 83%,同时免除了繁琐的人工管理。换句话说,ARMA 将原本高门槛的复杂操作,转化为一种极其简单的存入即赚体验。这不仅仅是工具的改进,而是开启了一种全新的交互范式:用户只需设定目标,代理便自动完成策略执行。ARMA 只是起点,未来 Giza 计划推出更多代理,覆盖 DeFi 的各个复杂环节。
未来展望
ARMA 代表了 ZK 和 AI 结合的未来。通过提供一个通用、可扩展且可验证的框架,它正在降低将 AI 引入区块链的门槛。随着 AI 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区块链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,Giza 的 ARMA 框架有望成为 Web3 基础设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,赋能更多创新的去中心化应用。